同仁堂“价升量跌”
腾付通官网整理报道:
(文/张玉 编辑/马媛媛)“都门药铺属同仁,丸散人人道逼真。纵有歧黄难别味,笑他若简述通神。”清康熙八年(1669年),乐显扬创办同仁堂药室。
352年过去,同仁堂已经成为中药行业的老字号,母公司拥有500余个产品批准文号,常年生产品种200余个,形成了以安宫牛黄丸、同仁牛黄清心丸、同仁大活络丸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系列;以同仁乌鸡白凤丸、坤宝丸为代表的妇科系列,以国公酒、骨刺消痛液为代表的酒剂系列等十二个不同系列品种群。
日前,同仁堂发布2021年度报告。年内,同仁堂共实现营业收入146.03亿元,较2020年增加了13.86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.27亿元,同比增长19%。
值得一提的是,年内,中药材、中药饮片供应量及供应价格波动频繁,这对企业运营成本产生了较大影响。
补益类产品销量减少两成
作为传统中成药生产与销售的老字号,同仁堂常年生产的中成药品规超过400个。按照公司销售队列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可以划分为心脑血管、补益、清热、妇科进行划分。
报告期内,同仁堂营业收入前五名的主要品种为安宫牛黄系列、同仁牛黄清心系列、同仁大活络系列、六味地黄系列及金匮肾气系列。2021年,同仁堂营收前五名系列产品收入41.16亿元,同比增长15.41%,占整体收入的28%,毛利率为59.19%。
具体来看,2021年同仁堂心脑血管类营业收入36.29亿元,同比提升20.8%。补益类营业收入14.56亿元,同比下降2.6%。清热类营业收入5.24亿元,同比提升0.48%。妇科类营业收入3.80亿元,同比提升23.83%。其他营业收入28.87亿元,同比提升18.9%。不难看出,心脑血管类和补益类是同仁堂业绩贡献的大品种。此外,妇科类产品营收增速最快,超过心脑血管类产品的营收增速。
分季度来看,2021年4个季度,同仁堂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.18亿元、3.06亿元、2.96亿元、3.07亿元,同比增速分别为33.24%、26.61%、26.12%、-2.86%。受疫情影响,公司四季度利润增速有所下滑。
而从占公司销售收入前五名的主要品种的产销情况来看,2021年同仁堂心脑血管类产品生产量为2776.97万盒,同比增长66.07%;与生产量相比,销售量为2640.87万盒,同比仅仅增长了9.28%。这导致公司心脑血管类产品的库存量达到548.4万盒,同比增长33.01%。
此外,公司补益类产品的生产量为1626.24万盒,同比减少了38.08%;销售量为1864.63万盒,同比减少21.21%,生产量和销售量均呈现较大幅度的下滑。
掀起“价格保卫战”
核心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的背后,与近年来中药原材料价格波动不无关系。
同仁堂2021年报显示,2021年公司医药工业的原材料成本为28.83亿元,占总成本的比例为62.63%,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8.62%。同仁堂方面表示,主要是由于产量增加,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。
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,同仁堂也开始提价。以安宫牛黄丸为例,2021年12月,北京同仁堂下发价格调整通知,将旗下安宫牛黄丸(3g*1丸/盒)的终端销售价格从780元提至860元,涨价幅度约为10%。据同仁堂相关人士表示,调价主要考虑到安宫牛黄丸的原材料价格上涨。
国海证券分析师周小刚统计显示,2002~2021年间,同仁堂双天然安宫牛黄丸终端售价从145元提升至860元,累计涨幅为493%,2017~2021年间,年均提价CAGR为11%。
产品提价背后,直接导致的一个现象是消费者购买态度的变化。去年9月,有投资者向同仁堂反映,公司药价上涨是否超过了原材料的上涨水平,“都吃不起中药了”。
就此,同仁堂回复表示,“中药原材料上涨会对公司成本控制造成一定压力,但是公司始终密切关注原材料市场的价格波动,科学制定采购计划,优化库存结构,提高战略储备能力。本公司生产的产品,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的规定执行有关价格政策。”
国海证券分析指出,提价有望驱动产品毛利率上升。除心脑血管类产品盈利能力较强(毛利率接近60%),同仁堂其他医药工业细分领域毛利率一般为30%~40%左右,盈利能力相对一般。展望未来,随着公司产品提价的逐渐实施,公司医药工业各治疗领域毛利率或有望逐步提升。
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